谣言五:不同地域的签证官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签证率也是不一样的
存在着这样一种询问:“是不是在上海或者广州更容易签证?”还有些所谓的对签证有特别经验的人,信誓旦旦的传授;“上海真的很好签证,我几个朋友在北京都签了3次拒了,在上海一分钟就签过了”。还有一些人会拿出一些以点概面的统计数据,“你看,报纸上都说了,上海的签证率最高。”
让我们尤其遗憾的是,在每年的签证中,都有大量的本来没有任何问题的签证者,由于受到这种谣言的影响,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签证用各种手段转移到“特别容易签过的地方”,但是,由于材料的缺陷和被怀疑使用虚假材料,被导致几乎无可逆转的拒签。
2004年,有过这样的案例,申请者在个人背景方面都是无可质疑的优秀,有自己的公司,拿到了美国著名大学的MBA奖学金,但却在一个上海的 “签证服务机构”的“上海很容易签过”的鼓舞下,找了一个上海的公司,将自己的工作经历虚假的转换到了上海,结果在上海的第一次签证中被拒签。随后,即使在世纪桥国际教育机构的帮助下,在北京尝试了三次,连签证官都为她的情况觉得可惜,但却无能为力,因为虚假材料,是美国签证最忌讳的一点,真所谓是“狼的故事”。
美国驻华领事馆的资深签证官Gavin Sundwall
在这一点我们想告诉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在北京或者是在上海,在任何一个使领馆我们签发学生签证的政策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辨别是否可以给学生签发签证的标准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有通用的政策,有一样的规定。我们在这里还想再强调一下,每一个人的状况不一样所以他的情况就会不一样。根据我们的统计,每个阶段各个地方上海、成都、沈阳、北京也好,对学生的拒签率是差不多的。有些人认为在某一个地方被拒签后想到另外一个地方的领事馆去签证,以为这样会好签一点,其实不是这样的。
问:我们学校的录取同学在上海和广州轻松签过,在北京就被拒签,是怎么回事?
答: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处长白智理先生:
这个问题在中国有点复杂,因为中国传统上有一个户籍登记系统,有时户籍本上显示你来自另外的地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到其它城市去工作,人们不一定再住在他们身份证上所注明的地点。所以我们不看任何这一类文件,而是看他具体住在哪里。我们从他们住在哪里、在哪里工作来决定他们到哪里去办理签证。说到地区差别,的确是有一些。你知道,许多听众也知道,中国有些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的大城市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发展水平相当高,经济也在最近十年、十五年发生了飞跃;有些地区经济则相对比较落后,失业率恐怕也比较高。所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我们发的签证数量从地区到地区有些差别,这种情况我想是毫不奇怪的。
因此,对于签证地点的问题,我们格外告诫未来的签证者,跨区签证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好处,只会是无尽的麻烦。同样,我们也坚信,只要你努力去认识自己,认识签证,不管你被拒签多少次,你都有通过签证的机会。但是如果你因为跨区被拒签了,就很难处理了。
谣言六: 获得奖学金比自费留学更容易签证,名校比一般学校更容易签证,理科比文科更容易签证
对于这个谣言,我们似乎不需要去做什么斗争。首先,一个肯定的事实,如果一个人获得奖学金,又是名校录取,那么他不用花很多的力气去说明签证官三个判断标准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签证的重点就完全集中于回国计划部分。但是,这样的集中有利也有弊,很难说全奖的签证比没有奖学金的签证真的容易多少。统计数据也没有明确显示奖学金可以对造成的签证率升高。相反,每年被拒签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在一签中,由于对全奖,名校的过分自信,签证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而导致没有完善的准备签证,反而在一签中拒签;更大的麻烦是,在一签被拒之后,二签中需要提供明确的变化,而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
。对于自费学生,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签证更难。很多签证官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显示,如果你是自费,更加容易获得签证。
对于文科和商科,我们首先看到一个事实是奖学金很少。那么签证中,对资金的考核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部分,更麻烦的是,商科学生在说明回国计划上,面临着比文科学生更大的难度。因为这类专业在美国本身是很俏的,从统计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文科签证较难的事实。但这种“较难”,只是不到10%的数据量差异,还远没有到达谣言中描述的“完全没有希望”的程度,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签证官对待文科和商科学生有着特别的标准。
美国驻华领事馆的资深签证官Gavin Sundwall
不论是能够出时学校给予他们全额奖学金的学生还是出示充足的证明来证明他们家里有能力付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我们都会给他们签发签证。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判断一个学生主要是从他的综合、全面的方位看他的,而不仅是从资金方面考虑是不是可以给他签发签证。
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非移民签证处主任Mr. Robert Dewitt
奖学金只是证明财力的一种方式,现在的趋势是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申请人自费留学,只要能证明自费的资金来源是真实合理的,一样可以获得签证。签证官对诚信的资金证明和校方的奖学金是一视同仁的。实际上,从移民倾向的角度来讲,自费赴美的学生家庭有经济实力,在中国的根基更加稳固,更能体现214-b(移民倾向)条款中 所谓的本国联系。越稳固的本国联系,越能推翻214-b。
美国驻华大使馆资深签证官孙歌文 对于申请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学校和有名的学府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这个学生他只要符合我们刚才提到的符合获得签证的三个要求就可以得到签证,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签发了两万份的签证,在这些申请人里面,有的申请是比较有名的学府,但是也有可能申请的是非常小,我们没有听过的学校。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负责签证的副领事王竞时 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来说明,理科的学生,比文科的更容易签到证。通常申请到美国读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报读理科,就是这个问题来看,可能理科的学生更难拿到签证,但对于他们,我们都是平等的对待,我们都是根据实际的情况,看他们有没有毕业之后回国的意向,我们不会说,理科的学生,就更容易拿到签证,文科的学生,就更难到签证,重要的是归国计划。
谣言七:回国计划必须有远大的理想,证明回国计划必须提交各种证明文件向签证官证明
回国计划是签证中需要重点说明的内容,也是签证官明确重点考核的方向,但是回国计划本身是一个很模糊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有着一个误区,认为说明“回国计划”就是“证明未来会回国”。这两句话,看似一致,实则有本质区别。“未来会回国”--本身是无法去证明的,就算你提供任何支持信,任何合同也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回国计划”却不一样,你所要做的就是让签证官信服这个计划的本身,而不是这个计划的结果。
美国驻华领事馆的资深签证官Gavin Sundwall
最后你必须证明,证明你学成以后要回国。如果我们有机器可以读到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东西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我们也很明白,那些年轻的学生,他两天之后要干什么,都还不清楚,对他学成四年以后要去干什么,那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也知道,学生下决心上美国去留学,他们也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投资。他们不远万里去到美国,离别自己的家庭,另外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到美国去留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学生们应该好好的想一想,在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付出了那么多的资金,到美国去学了那么长的时间,将来到底要干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好好的想一想,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打算学成回国吗?所以你必须得出示证明,证明你投了这么大的资,回国以后怎么得到补偿。所以你在去美国留学,你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将来回国以后是有它的市场的,很快就能够找到工作,国内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国内的市场是什么样的,你在美国学成以后,你回国以后基本上就能够对上。你要了解这些情况,要让签证官了解你在中国其他方面的牢固联系力的证明,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的家庭的牢固联系力,和你社会的牢固联系力也同样很重要。许多学生花了很多钱,和时间在这方面。他们面谈的时候,带来一些很多关于他们将来的计划。他们带来非常非常长的解释,他们将来要学成回国计划的东西。这是不必要的,这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你只要花点时间来好好想一想,你在美国学成以后,你回国要干什么,这样实际一些。你如果只是从杂志,和文章上抄下来一些答案的话,很多人都是这么答的。所以如果这么多的留学生都是同样的答案,就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真实的东西了。所以你们来必须得非常坦率的,表明自己真实的回国以后的计划。
问:我是学生,我是学生物的,刚才你说要提供一下回国以后的计划,我回国以后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我觉得我是学生,我去美国就是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回来以后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就是想自己承包一个果园,自己养活自己,这样态度不太端正,会不会被拒签呢?
答:“美国驻华领事馆的资深签证官Gavin Sundwall: 你可能有点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不希望你有一个非常大的计划,或者远大的理想。你用不着回来以后想当一个非常有名的教授或者有名的商人。你在美国所学的东西,一定要跟你将来回国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有关系。必须和中国将来的经济形式有联系。如果你在美国花费了五年的功夫,来学一个博士,学成以后,你说你在中国开一个小农场,这好象不太实际吧。如果你是说你在美国五年博士学生生物的话,回来以后你准备发展中国的农业,这还是比较可信的。但是你明年再来申请的时候,不要用我刚才告诉你这个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
谣言八:二签的几率和一签是差不多的,二签需要的是一份很好的申诉信
这是一个致命性的谣言,第一次签证是一个人签证机会最大的时刻,如果因为没有重视,或者犯下什么错误,导致拒签,在第二次签证中即使更换签证官,记录还是会保留下来,签证官对你的审核不可能完全越过第一次独立思考。
换句话说,如果你只是简单的多准备一些,而没有真正实质的变化,第二次签证不会比第一次效果更好。但在我们的观察中,大部分的二签者,并没有真正做出什么深刻的反思,只主观的认为第一次运气太差,而自己准备没有什么漏洞,所以接着就去做第二次签证了。在统计数据中,二签成功的机率是最低的一个类别,比三签,及其以后的通过率要低很多,大部分原因在于一签被拒签之后在准备上的忽视。关于二签变化的问题,着实让人头疼,因为很少人能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发生什么本质变化。但这也绝不是什么不可解决的问题,真正的变化来源于你的理解,你的反思和你的进一步认识,关键是在你需要让签证官理解你的变化。
美国驻华领事馆的资深签证官Gavin Sundwall: 如果说在第一次拒签的时候签证官通常会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会被拒签。如果说学生个人认为自己在第一次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决定或者是自己的想法表达给签证官,或者是他认为他自己第二次申请的时候状况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我们欢迎他们再来签证; 如果他在来第二次签证的时候,跟第一次没有变化或者是没有大的变化的话,我们建议学生仔细考虑之后再做决定,因为这样的话结果可能会白白花一些钱。在学生第二次来签证的时候,会有一个非第一次跟他面谈的签证官来面谈,这个新的签证官也会看他以前的记录,根据以前的签证记录会问他一些相关的问题,看一看他现在是不是有一些实质性的大的变化。
美国驻华大使馆资深签证官孙歌文:
对于已经有过一次拒签的申请人,我们在他申请的时候会考虑一下其他的因素,他们是可以在拒签之后任何时间提出申请。首先,对于这些想再次申请的申请人来讲,首先他们需要考虑的有下面几点因素,第一他们为什么会被拒签。对于上一次申请来说,他现状有没有一些改变,有没有比上一次申请来讲是属于新的东西,新的材料或者新的因素,因为对于所有的签证官,都是受过非常专业的培训,所以他们希望每一个申请人第一次申请的时候,都能够获得签证。
还有一些人,在接受了某些故弄玄虚的书籍引导后坚信:二签需要给签证官一封措辞严厉,有理有据的申诉信,让签证官觉得,在一签做出的决定是巨大的错误。于是很多人将准备签证的经历花在了申诉信的写作上。但所谓的申诉信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申诉信的基本前提是签证官犯了错误,而不是签证者自己犯了错误,这个基本前提在二签中引导了最大的失败。如果一个人不能在签证的失败中认识自己,又怎么能让签证官很好的认识自己呢?
只有一种情况建议客户采用申诉信这种模式。即申请者受到了特别不公正的待遇,签证官完全的误解了签证者的意思,或者明显的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这种情况,真的少之又少。不要去寻找签证官的错误,这是完全的费力不讨好,真正的反思自己,才是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