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官是一群被各种谣言所包围并误解的人”,签证,签证官,本来就不神秘,他们和每一个正常的外企人员一样的工作,生活,只是由于他们工作的特点略显独特,导致了国人对他们的无穷无尽的猜测,再加上各种带有感情色彩别称,和一些流传的无法考证的签证官故事,“签证官”有时甚至成为了一个“不讲道理,随意裁决,没有原则”的代名词,成为了国人前往美国的“全民公敌”。
在对比分析了近三年签证官公开进行的所有访谈录之后,我们惊异的发现:签证官的思路,签证官的判断问题的方式,签证官的立场,是那样的简单而又鲜明,但是,正是这些简单而鲜明的观点,却无法突破关于签证的种种谣言,签证官辟谣的诸多努力,也被大多数人视为“总是讲一些无用的大道理”。然而,深入理解这些简单而又鲜明的事实的前提,是“破解对于签证官的各种谣言”,没有对这些包围签证官的谣言的破解,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理解签证的实质。
谣言一: 签证官是没有标准的,或者说签证官的标准是不可捉摸的。
这几乎成为了关于签证官的最大谣言,每年无数的人因为被签证官拒签而简单的联想到签证官在滥用他们的权力。有的人疑惑:“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回答,有人被拒,有人却通过了”,有的人不解:“什么叫做移民倾向,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是因为移民倾向被拒,这根本就是签证官在找借口,我可从来没有想过移民”……这样的抱怨,几乎成为了签证的“窦娥冤”,214-b的条款,也就被许多被拒签者用来对签证官滥用权力提出质疑。
我们比较习惯,将签证官的核心思路定义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这个中心,就是“移民倾向”在911之后,多了一个中心,这就是“敏感专业”,签证官的主要工作就是判断是否存在这两个中心问题,他们最后的结果,如果被拒签了,当然是这两个原因中的一个,这本来就没有什么疑问的。关键的问题在于,签证官判断“移民倾向”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美国驻华领事馆的资深签证官Gavin Sundwall
在我们签发学生签证的时候,按照美国的法律要求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我们要确认这些来申请签证的学生他们一定是以学生的身份到美国学习,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看这个学生他的学费来源方面。
第三个方面我们要考察学生是不是有移民倾向,因为美国法律要求我们在面谈的时候签证官能够知道确信他毕业之后一定要返回中国。
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处长白智理先生
我们在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非移民签证条件的时候,要看这个人依我们之见是否负担得起这一行程。如果申请人是学生,我们看他们是否能负担得起他们的教育费用。第二个问题是考虑申请人会不会保持他们的身份,就是会不会保持学生身份、访客身份,他们真正的目标是不是借某种身份到美国去,然后去干其他事情。第三是考虑申请人是否是真正的非移民,他们在美国合法临时停留后是否打算离开美国。这个问题常常是最难判断的。作为领事人员,我们设法判断申请人和母国的联系有多么密切,所以要考察他的家庭情况和工作情况,看他们以前有没有到过别的国家,是否有良好的国际旅行记录。
问:有网友问他们在签证时候,签证官多是问关于将来对自己的规划,还有为什么要回中国工作等问题?同样的问题,有些人被拒,有些人获签,请问,签证官的标准是什么?
答:美国驻华领事馆的资深签证官Gavin Sundwall
像我刚才反复强调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个体,每个个案情况是不一样的,学生必须要符合在前面说的三个方面,到美国真实的目的是为了求学,第二就是有足够的能力来支付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的费用,最重要的就是他在美国的求学有助于他将来一定是回到中国来对他的工作或者是事业是有所帮助的。通常来说,那些如实告诉签证官自己打算的学生反而比那些去揣摩签证官心理的学生更容易得到签证。
根据以上的内容,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标准是一致的,但是,却很少有人深入的思考过签证官的这三个标准的内在含义和签证官判断这三个标准时候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第一个标准和第三个标准的实际意义和判断要点。
让我们回到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些被拒签的人的习惯说法,我们理解每一个人被拒签的时候的心情,但是,在未来的拒签者说出这类话的时候,先仔细的思考,自己是否有效地表达了自己,而不是简单的抱怨签证官的“没有标准”。
谣言二: 签证官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喜好、情绪或者特殊关系做出判断。
这个谣言是第一个谣言的衍生,一旦人们认定签证官没有标准的时候。签证官的喜好,偏爱,个人关系马上会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签证官判断的标准。这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谣言之一。
我们不否认签证是一个签证官独立做出决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避免的受到经验、知识背景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就好像一个最公正的法官,也无法完全摆脱个人的因素进行判断。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签证官这个位置上,他们不会简单的因为中国人习惯的人情或者偏好处理问题。事实上,在我们同签证官的沟通中,我们获得的结果恰好相反--“我们会格外警惕某些个人因素对我们签证结果的影响”,“如果某位签证者对签证官表现出特别的亲近,比如对签证官家乡的赞扬,对签证官原来学校的联系等,我们会采取格外细致的审核这个人的背景,以免被误以为做出了偏好判断。”
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处长白智理先生
腐败或者说滥用职权一直是我们非常敏感的一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电脑系统有许多设置,专门用来防止滥用职权或者腐败。我们使用的系统非常复杂。从大约95年或96年起,美国在世界各地的使领馆都实现了电脑系统的现代化。比如说什么级别的工作人员可以进入数据库,他能够接触什么内容等都是有控制的。尽管如此,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滥用职权或者腐败。我认为这主要是我和贺德炜这样的领导层的责任。而我们上面还有上级,我们的上级还有上级,逐级向上,直到华盛顿。我们的电脑系统现在都和华盛顿的一个中心数据库联线,我们在这里作的许多工作可以通过电脑在华盛顿加以监督。
问:签证官怎么在几分钟之内做一个客观的判断,也许会受情绪化的影响,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申请人该怎么做呢?
答:美国驻华大使馆资深签证官孙歌文
这些签证官他们每天受一个专业方面的培训,对这方面来讲,他们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些申请材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面谈的时候,所经历的谈话,这些签证官他们都进行过在短时间进行决断的培训,所以希望每个申请人听清楚真实的回答问题。
破解这个传言,最大的好处是,签证者将可以开始正确的反思自己,当发生拒签的时候,不要认为是因为签证官心情不好而做出的拒签,或者是遇到了所谓的杀手,这些都是我们正确认识签证的大敌。如果你希望说服签证官,首先说服自己,而不是去等待签证官的心情。
谣言三:"签证官中有水车和杀手。"
这是一个几乎每一个签证者都相信的谣言,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第一个“签证官没有标准”的谣言衍生,而他也从另一个侧面引出了“签证运气论”的新一类谣言,加上中国签证者格外的想象力和总结归纳力,于是,每一个签证者在签证前都努力去分辨“今天到底谁是杀手?”“祈祷分到水车那一组”…对于这个谣言,其实只需转换思维,便会不攻自破。任何一个有一点点理性思考能力的人都可以分辨出是非,“如果你是一个签证官,你要是签证通过率比身边的人高好多,或者低很多,明天也许就做不了签证官了”。反驳这句话的人会说,“那要是一个签证官恰好被分配的一队,都是完全合格的签证者,那怎么办,他会按比率控制吗?”我们相信,他是不会的,同样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呢,是不是正是这种经常发生的分配可能性导致了“杀手和水车”传言呢?
问:关于赴美签证,网上有很多帖子,大家讨论各方面的心得体会,有一些网民把美国的签证官分为两种,一种叫“杀手”,一种叫“水车”,大概意思是杀手是比较严格的,水车相对的签过率高一些,如果能这样分的话,您大概属于哪一种?
答:美国驻华使馆的签证官柯英豪
我哪类也不属于。我跟其他的领事官员一样,都是经过美国领事方面培训以后才来任领事官员的,我们所有的领事官员是经过了美国移民法方面的培训、美国领事方面的法规和规则方面的培训,另外就是有关签证方面的规定和程序方面的培训,我们在审理非移民签证申请时是严格按照美国的法律,根据美国的法律来审理、评判的,所以应该说我们所有的领事官员都是这一类型的。
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处长白智理先生
我们告诉所有签证申请人、特别是学生,每份申请都是根据它的具体情况审核的,我们在审核每个申请人的条件后作出决定。我告诉我手下的签证工作人员说,你们不应该担心你们今天签了多少、拒签了多少。如果你们今天早上面谈了十个人,这十个人都符合签证要求,那么你应该给所有的人发签证。如果你面谈了十个人,其中五个人不符合条件,你就必须依法拒签这五个人。我们没有任何规定的人数指标;我们可以颁发的学生签证或其它非移民签证的数目也没有限制。如果人人都合格,我们会给所有人发签证。对于不合格的人,我们必须拒签。
这个谣言的根本存在来源于一些类似调侃的评论,当然也是非常善意的说明,但是它从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签证者对待签证官的态度,如果这个签证的领域真的混乱到这个程度,美国就真的不值得大家去了。
当然,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我们必须开始思考,既然签证官的判断有明确的标准,不会受心情的影响,既然签证没有水车,也没有杀手,那么影响签证结果的到底是什么?是地域,还是配额,还是中美关系呢?或者这些都不是?
谣言四:非移民签证会受中美关系发展影响的,每年签证处都是有一定配额的。
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相信的谣言,几乎每一个探讨美国签证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思考当前的国际形势到底是如何,到底是否会影响签证。这个问题,也导致了很多人想象“签证官到底是如何控制这个配额的呢?”,“是不是因为某一天的配额特别多或者特别少,而导致了签证官都当水车或者杀手呢?”“签证官每天开始工作前,都会开一个会议,宣布今天的配额量”,等等。
关于这种“配额”论产生的原因,其实如果以非常敏感的中美关系为依据,这也是很多人认为非常合理的因素,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也有遇到过着这样的质疑:“我觉得签证咨询没有什么意义,中美关系要是什么时候僵化了,那估计谁都没有签证通过的希望,就算准备的再好,也没有用处”。
配额观点的产生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美国的工作签证和移民签证确实存在着配额。这种配额作为美国复杂的移民系统的一个部分,是按照完全规范的方式去运作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直接预设对于非移民签证也存在一个隐性的配额,由众多的水车和杀手控制着无数学生的前景,这本身是完全不合理的猜测。
关于配额这个问题,在我们和签证官的沟通中,已经获得了完全的否认,没有任何人对签证,尤其是留学签证下达过任何形式上的配额。所有的拒签判断都是完全有章可循的,绝对不是配额的影响。而且,很多签证官在很多公开场合很忌讳谈通过率这个词语,也是为了避免给中国的签证者在配额的谣言上火上添油。
美国驻华使馆签证处处长白智理先生
“我们给中国学生的签证有限额--每天、每月、每年我们只能发一定数量的学生签证。”这一说法丝毫不对。凡是符合条件的学生,我们都发给签证。我们没有限额,任何人都可以来使馆申请,如果合格,我们就发,事情很简单。每天、每月、每年我们都没有签发数量的上限。
“我们发放学生签证的数量与中美关系有关。”这也绝不是真的。签证的发放取决于美国国会通过的签证法律,根据该法律签证官做出决定,这与政治完全无关。即便两国关系不太好时,或是两国关系比较好时(像现在这样),签证政策都是相同的。我们能否给予你签证,不取决于政治气候,而取决于你个人的状况是否符合标准。
美国驻华大使馆担任领事和公使衔领事参赞贺德炜
我们在中国、在世界其它地方使领馆的签证工作与美中政治气氛、或者美国和任何其它国家的政治气氛其实没有任何关系,由我们自己对签证申请进行审理判断,我们根据移民法办事。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我们的“移民与国籍法”中就如何评判签证申请有非常详尽的规定,我们领事官员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事实上,关于国际形势,中美关系,如果我们说,一点都不会影响签证,我想没有人会相信;但是,对中国学生的留学签证的影响并不是像某些国人想象的那样。911对美国整个国家的形势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根本的改变了美国的对外方针,美国开始重新构建新的签证审核体系,并在移民倾向这个中心之外加上了“专业敏感”这个中心,在2002-2003的签证年份,中国的签证明显进入低谷,这是签证处也无法否认的。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签证制度的稳定,美国签证也会逐步走向成熟和稳定。至少,我们相信,签证官肯定不会因为“美国国庆日”,或者“某位领导访华”或者“导弹事件或者撞机事件”而变化签证的审核标准的。
美国驻华使领馆签证官2008-2010访谈录(下)
|